第22章 县志(3 / 4)

神霄伏鬼录 三山堂主 2276 字 3个月前

咐三人要开拍了,待会儿没有人打板,全靠他们临场反应。

我换上法衣,在老汉身边画出了一个巨大的八卦之后,拿出三清铃。

三清铃实际上就是铜铃,道教法器之一,也称“帝钟”,手柄把手多为山字形,象征三清。

“魂牵梦绕,千里江陵一日还,两鬓风霜,八阵图影落空悬, 横汾长路,双照青山白水间,行乐须及, 暮鼓晨钟到如今· · · · · ”

我哼唱着念词,手里三清铃配合着有节奏地晃动,同时左手指尖捏住一张写着何晋生辰八字的黄纸。

随着念词唱罢,我左手指尖一转,瞬间调动心火之炁,将写有何晋生辰的黄纸点燃,并抛向上空。

“闻吾敕令,速至坛前· · · · 魂来!”

我大喝一声,本来就要逐渐飘落的黄纸突然被一股阴风裹挟着,于风中起舞。

直到黄纸烧尽,坐在八卦之中的老汉浑身一抖,缓缓睁开了双眼。

“嗯?又是你这黄毛小孩,怎的还是不给本官松绑!?”

老汉已经被何晋上身了。

我对着一旁从我开始将黄纸抛向空中,就已经呆若木鸡的三位上戏骄子递了个眼神,示意要接住“老师”的戏。

穿官袍的年轻人还算不负众望,清了清嗓子,将一张黄缎子面的圣旨摊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南河县七品县令,原咸丰二年殿试二甲第三名,赐进士出身,何晋何玉书,接旨——!”

年轻人这一嗓子吆喝,中气十足,而且字正腔圆,别说何晋了,我都有些恍惚了。

何晋作为一个皓首穷经,一辈子研究四书五经的“孔乙己”式的人物,听到这一嗓子,直接激动哭了,双手扫了一下并不存在的官服的马蹄袖,噗通就跪下了。

“罪臣何玉书接旨!”

年轻人明显有些紧张,差点没接住,还好回过了神,继续念道:“朕如闻,何卿慈母何洪氏,十八丧夫,独以孱弱之身,抚养何卿成人,现已故去,特批贞节一座,追封南河县君,钦此!”

“臣跪谢天恩!!”

老汉激动地,带着哭腔的嚎了一嗓子。

圣旨的词儿是我瞎胡诌的,我也没看过皇帝老子的圣旨不是?

能写上这两句就不错了,他一个浑浑噩噩的老鬼,还能挑我的毛病不成?

年轻人合起圣旨,叫老汉接旨。

下一秒,老汉忽而眼神一亮,说道:“不对啊,上官。”

我心里咯噔一声,心说这老鬼不会现在给我来个灵机一闪吧?

同时年轻人也有些茫然无措地瞥了我一眼,示意剧本到这儿就结束了,没词儿了啊。

我示意叫他别慌,继续往下演。

年轻人无奈之下,只得硬着头皮回道:“如何不对啊?”

只见老汉瞪着一对儿招子说道:“按照礼部规格,五品上当用三色,或五色绢布书写圣旨,下官不过是七品知县,何以用三色布传旨?”

“这· · · · ”

我是根本没想到这茬儿啊,心中暗骂这老鬼读了一辈子书,别的没学会,这些细枝末节他倒记得清楚!

但我同时也心说坏了,这会儿露馅,让这个本就是受刺激死的老鬼再受刺激的话,以后再想送他走可就难了。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年轻人居然接住了。

“何卿,不,在下当称您一声何大人了,圣旨还有几句,我没有说,这也是皇上是为了试探你还记不记得祖宗之法,看来圣上果然没看错人。”

老汉跪在地上,浑身激动地抖了起来,“大,大人,您是说,我· · · 皇上· · · ·”

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