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与赵大河是一条船上的,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大人,说句不恭敬的话,知府大人虽然是大人你的顶头上司,但也不过才五品,可陌大人可是堂堂三品。
而且,听说陌大人还是皇上身边的红人,未来封候拜相恐怕不在话下。
这么一对比,大人你说该得罪谁,不该得罪谁?”
闻言,赵大河没好气道:“你说的这些本官自然是懂的,但俗话说的好,县官不如现管。
陌大人毕竟是京官,此事一了他拍拍屁股走人,到时候府衙那边下官如何应对?
搞不好知府大人再参本官一本,说本官不服从命令,那本官的前程恐怕就彻底完了。”
“的确有这种可能,但是大人如若顺从府衙的命令把人给放了,陌大人难道会罢休?
听说陌大人可是有御赐金刀的,要是……咳!”
说到这里,师爷不由干咳了一声。
如此一说倒是令得赵大河不由想起陌子鸣所说的先斩后奏,当下里打了个寒战。
如果说砍头和罢官必须二选一,他选哪个?
于是乎一咬牙:“也罢,先不放人,本官这就上书府衙说明情况,就说是陌大人的命令在先。”
这样做或许可以脱责,但也会因此而得罪府衙。
但赵大河没办法,这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也所幸他做了这样的选择。
因为,陌子鸣依然在暗中关注此事,如若赵大河真敢放人,无论是什么样的原因必然会落得个人头落地的下场。
在这次抓捕行动中,王化成父子也被牵扯出来。
这父子二人与那些胡人之间有着不少见不得光的交易,再加上赵大河急于撇清关系,自然不会手软,直接判了王化成父子斩首之刑,并抄没其家产充公。
消息一传出,不少百姓高兴得奔走相告,甚至还有人当街放鞭炮庆祝。
借着这次的行动,赵大河多少也算挽回了一些脸面,同时也在极力弥补以下犯下的过错。
正所谓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两日后,乔生终于得偿所愿,与连城正式拜堂成亲,也算是完成了之前未完成的婚礼。
夫妻二人自然没忘记陌子鸣这个大恩人,包括乔举人也是一样,派人四处寻找陌子鸣准备重重酬谢一番,结果找遍全城都未找到。
其实陌子鸣已经离开了晋宁县,继续周游四方,一边修炼一边寻找散落于民间的古籍。
这日里来到了一处小镇,听闻当地有个名叫方孟的才子文才出众,且爱好广泛,天文、地理、医学、数术、书画,可谓无所不精,家中也收藏着不少古籍。
于是乎,陌子鸣打听了一番对方的情况,然后一路找了过去。
没料,找到方孟家里时,却被其家人告之说方孟去县城吊孝去了,恐怕要等两日才会回来。
陌子鸣也不可能在小镇里干等,于是便带着白素贞与小青一起前往县城。
到了县城一问,方知死者乃是县城里的一介名儒,名叫周仲新,曾经收过不少学生,方孟乃是其最得意的一个门生。
再详细一打听,周仲新竟然是上吊自尽的。
但,其家人以及不少学生认为其死得蹊跷,很可能是被人谋杀并伪装成上吊自杀的现场,并报了官。
此事也引起了城中不少百姓的关注。
因为周仲新在县城里是个名人,且德高望众,不少百姓都很尊重他,尊称其为先生或周老。
他的死,引起了不少百姓的热议,有人为之惋惜,也有人认为周仲新为人乐观各善,家境也好,没理由自尽,恐怕真的是被人谋杀。
如此一来,倒也让陌子鸣有了兴趣,决定查一查此事的真相。
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