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与蜕变一(1 / 3)

芙蓉花开 桐阴绣月 3548 字 2021-11-10

光阴似箭,岁月荏苒。转眼小辫子已经来了三年了。吴老爷子看着狼吞虎咽的小孙女,心里酸酸的。这孩子在福利院时几乎没有吃过饱饭,为了不被大孩子抢去自己本来就少的可怜的米饭。养成了吃饭时急匆匆狼吞虎咽的坏习惯。她幼小的心灵里,顽固的认为,只有吃到肚子里的饭才真正是属于自己的。这个习惯让她的爸爸妈妈头痛不已,在他们看来,这样很没有家教尤其出门做客时候,让他们很没面子。而老爷子却说孩子大了,知道要面子了,自然就好了。再说家里的生活条件在这个北方的小城里还算是不错。保障了她的衣食无忧,慢慢的她也会纠正过来这些坏习惯。

小辫子终于有了自己的大名吴绣月。是老爷子给起的。这孩子没有生辰八字,当初被她狠心的爹娘扔在破败的城隍庙门口,险些被流浪狗叼走,是好心人不忍心,把她捡起转送到派出所。就这样小小的她辗转去了福利院,身上除了破布蔽体,别无它物。大家也只能从她未落的脐带猜测出生的大约时间。

于是,老爷子就根据领养的那天算生辰,按五个剖象法为她起了这个名字。因为儿子儿媳忙于工作,更因为老爷子发现孙女聪慧异常,便一直养在身边,亲自照顾。

老爷子博学多才,不但是方圆数里有名的中医,还在风水,面相等方面极为精通。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些东西被定性为封建迷信,而自己的儿子儿媳也不感兴趣。所以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窘迫。现在好了,聪慧机敏的小孙女让他看到了传承希望。而儿子儿媳为了安慰老爷子的落寞孤独。也默许了他们爷孙的生活方式。

“贴地沾泥退肿红,

方枝生毛能消风,

尖叶生刺除积痛,

枝红肉黄活血通

……爷爷,我要去地里,我要自己找草药,带回来您看对不对。”

“爷爷,这个毛笔好难用,笔头软软的。不如铅笔好”

“爷爷,《六韬》《三略》《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您更喜欢哪个?”

“爷爷,您看我画的白衣观音比上次又进步了”

“爷爷,《红楼梦》里的诗词歌赋包括楹联我全部背下来了”

……

“爷爷,我以后再也见不到你了。不要离开我,爷爷。”

岁月无情,人生无常。爷爷在小辫子十二岁那年永远地闭上了双眼。临终之时,留下了一封厚厚的书信。书信是上了封口的。放在看似有不少东西的小破箱子里。箱子带着锁。交到了儿子吴承泽手里。万千叮嘱不得私自打开。待到小辫子十八岁时叫付与她。原来这是留给自己最心疼的孙女兼徒弟的。

从那时起,村里多了个假小子。个子小小的,瘦瘦的,头发短短的。身边的好友玩伴大多是男孩。

二十余小伙伴推她为头领,一年四季12个月。几乎天天淘气。

春天,最爱干得就是爬树,上梯子,摸房檐。逮不会飞的麻雀,拔毛去内脏,烤着吃。某天,一个小伙伴在一家过道房檐上摸鸟蛋,忽然,他大叫一声,赶紧缩手下了梯子,小脸刷白,抖着手说:“有长虫”结果,瘦小的她兴奋不已,蹭蹭蹭爬上梯子,伸手就摸,耶,滑溜溜,凉飕飕,果然是蛇,一手抓住,带着小伙伴恣意把玩,过后,被老妈一顿狠骂。

夏天,先是先杏后桃,去果树行子偷去,行子里的狗长得又大又凶,她便如评书里的将军一般指挥大家兵分两路,先是几个人装作进行子把狗和看行子的人引过去,她则再带人从另一面潜入。还有地里的甜瓜我们的最爱,头顶着瓜叶匍匐前进,避开看瓜人,最开始不知道什么样的瓜是熟的,就趴在瓜上,也不摘,直接咬,能吃的才摘下来带走。可惜每年看行子的,和看瓜的大叔都被她们气得发疯,找家长说理。每年都为此挨打,但也乐此不彼。

秋天,摘枣,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