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箱子里盛放的正是后来在简泽府中搜出的那套龙袍、冠冕。
如果说这还只是个推论,那么紧接着发现北汉盔甲一事就更证实了这个猜测。
臣的下属中垣县令程岩抓住了一个盗墓贼,那人原是京西一带有名的盗墓团伙的头领,如今却只剩下了孤家寡人,这才被轻易擒住。那人承认曾经受人雇佣盗过一个大墓,墓中有几百口大箱子,箱子里装的却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盔甲,而那座大墓,正是谢实之墓!
至此,所有线索串联起来,便证实谢宣藏匿从北汉缴获的龙袍、盔甲的传言属实,则其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那三路安抚使呢?裴家与谢家结了姻亲,同进同退尚可理解,可其他两路呢?”
“王宗闵父子应该是最早与谢宣勾结在一起的。臣刚才也说了,那盗墓贼受雇盗取谢实之墓,目的就是这批盔甲。那伙盗墓贼如约交付了盔甲之后,却遭遇了埋伏和屠杀,几十名土夫子悉数被杀,只有这个头领活了下来。活下来的他为了给兄弟报仇费尽苦心追查那雇主的身份,终于被他查到些端倪,证实此事与凤林王家有关。但是,谢宣藏匿盔甲之事本应极为隐秘才是,如何会被王家知晓?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此事的幕后主使根本就是谢宣,他就是通过这样一种隐秘的方式神不知鬼不觉地将盔甲交到王家手上。
后来,臣陪同渝王祭陵回来的途中遭遇伏击,当时虽没有证据表明那些死士的身份,但其所穿戴的盔甲却正是北汉军队的式样。事实上,那为首之人虽然面容损毁难以确认身份,但崔铉等人都证实那人的体态、兵器都与王宗闵的长子王铎相符,应当便是此人无误。
如此一来,王宗闵与谢宣的勾结就很明确了,而且应该是早在谢宣征伐北汉时就已经开始布局了。”祁翀将自己地推测娓娓道来。
牧渊:我在大渊搞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