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正道守初心(3 / 3)

了给茧农以教育,提高政府政策的透明度,我请求县法院在河湾礼堂公开审理此案。河湾镇的所有村组干部都前来旁听。

那一天,河湾礼堂里座无虚席,气氛紧张而激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法庭上,却无法驱散人们心中的紧张。

法庭上,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言辞你来我往。原告们义愤填膺地陈述着他们的观点,认为政府的收购政策不合理,限制了他们的利益。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愤怒和不满,仿佛受到了极大的委屈。我代表镇政府,详细地阐述了政策的初衷和目的,以及为了保障大多数农民利益所做出的努力。我的声音在法庭上回荡,坚定而有力。

我深知,这个时候,我必须为政府的决策辩护,为了河湾的未来,为了大多数农民的利益。最终,以原告败诉收场。

这件事,给我的内心带来了极大的震动。我当时反复思索,虽说法庭上镇政府胜诉了,但实际上大多数群众对于政府的收购政策是心怀不满的,包括不少村组干部在内,只是敢怒不敢言罢了。

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决策,是否真的做到了最好?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心中充满了困惑和不安。

在这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工作环境中,我始终坚信自己能够掌控全局。然而,有时候我也会感到疲惫和迷茫。平日里,我几乎没有时间和班子其他成员以及基层的村组干部促膝长谈、交流谈心,更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究竟每天在忙些什么呢?

如今回想起来,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那时,没日没夜地忙于工作,常常觉得时间紧迫,不够用。

两套班子开会通常都安排在晚上,从来没有在白天开会的习惯。夜晚的镇政府,灯火通明,仿佛是一座不夜城。

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着各种问题。那明亮的灯光,照亮了每一个人的脸庞,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仿佛我一天不在河湾,河湾的天就会瞬间坍塌。

就连星期天都未曾安排休息,以致于两个孩子读了初中,在哪个班级,班主任是谁,我都一无所知。家的概念在我的头脑中极其淡薄,每当想起孩子们,我的心中便充满了愧疚。

但我知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河湾的发展,为了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我愿意在这坚守与抉择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哪怕充满艰辛,也绝不退缩。

因为我深知,我的责任重大,我的使命光荣。我要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为河湾的百姓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六十六年风雨人生路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