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范雎的一生(1 / 4)

赵迁继位后,任命他为太傅,负责教导太子赵迁。郭开故技重施,成功俘获了赵迁的信任,成为赵国两代国君最宠幸的心腹大臣。

逼走廉颇

郭开与廉颇的恩怨始于廉颇对他的训斥。廉颇看不惯郭开唯利是图、谄媚奉承的行为,曾公开斥责他。郭开因此怀恨在心,多次在赵悼襄王面前说廉颇的坏话。

赵悼襄王听信谗言,罢免了廉颇的军权,派乐乘接替他。廉颇一怒之下挥师攻打乐乘,但最终因违抗军命,无奈投奔魏国。

廉颇在魏国大梁居住期间,赵国多次被秦国围困。赵王迁想重新启用廉颇,廉颇也希望能为赵国效力。

于是赵王迁派使者唐玖到大梁探望廉颇,看看他是否还能带兵打仗。郭开用重金贿赂使者唐玖,让他设法破坏此事。

使者唐玖见到廉颇时,廉颇一顿饭吃了一斗米,穿上铠甲跨上战马,表示自己身体硬朗。但唐玖回来却对赵王说:“廉将军虽老,饭量尚好,但一会儿就上了三次厕所。”

赵王迁因此认为廉颇确实老了,不堪重用,最终没有召他回来。一代名将廉颇就这样败在了小人郭开手里,最终郁郁寡欢,死在楚国。

残杀李牧

失去廉颇后,赵国岌岌可危,但另一位名将李牧挺身而出,为赵国筑起了一道抗秦的长城。

李牧的军事成就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大破匈奴,全歼10多万匈奴骑兵,使得匈奴10多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二是抵御秦国,在肥之战中重创秦军,被封为武安君。

公元前229年,秦国派王翦进攻赵国。赵国派李牧和司马尚迎战,双方僵持不下。秦国再次祭出反间计,重金贿赂郭开。

郭开为了私利,散布流言,诬陷李牧和司马尚谋反。赵王迁听信谗言,罢免了李牧的兵权,派赵葱和颜聚取代他。

李牧拒绝交出兵权,赵王迁派人暗中逮捕并杀掉了李牧。一代名将李牧就这样死在了自己人手里。

郭开虽为赵国带来了灭顶之灾,但史书上并未明确记载他的恶报。有说法称他后来被秦始皇所杀,也有说法称他在赵国灭亡后搬运家中财物时被盗贼所杀,而盗贼据说是李牧昔日的手下。

郭开的所作所为,让赵国自毁长城,加速了赵国的灭亡。廉颇和李牧名垂青史,而郭开则遗臭万年。

春秋时期第一人子产历史小知识孔子

他是春秋时代的第一人,身体力行地倡导言论自由,推行依法治国。他还是小国的“天降猛人”,亲自展示了小国如何生存和突破外交困局。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起聊聊春秋第一人——子产。

子产,公孙氏,名侨,字子产,春秋时期郑国人。今天我们来谈谈这位小国中的政治强人。他的执政思想可能让很多人有疑问:春秋时期名人辈出,凭什么说子产是第一人?

因为孔子以子产为师,备受推崇,他还是儒法两家思想的先驱。

清朝号称东南第一学者的姜炳章曾经说过:“春秋上半部得之于管仲,春秋下半部得之于子产。管仲之功在天下,子产之功在一国。”

管仲死后,齐国陷入混乱;子产死后,郑国政治依然清明。晚清学者李元度也称子产为“春秋第一人”,认为他是“失心者之第一人,小国中的政治强人”。

学习历史的意义就在于鉴往知来,力行致远。而子产所治理的小国——郑国,身处大国夹缝中,其采取的外交政策也映射到如今的国际局势中。

对于小国弱国来说,无论何时何地,都很容易成为大国强国博弈的棋子。

而我们往往能听到“天降猛人”的说法,大多是指那些头脑清醒、改变国家现状的杰出领袖。子产就是这样一位郑国的“天降猛人”。

小国如何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