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了。”
妇人一听顿时不敢再多打听了,他们家加起来不到十两银子,而且他们的症状未必一样,不可能几服药就能痊愈。
但她还是不死心,多问一句:“那药铺叫什么名?”
“张记药铺,听说他家的药质量比其他药铺要好,所以价格比较贵。”
不一会儿,张五婶老蚌怀珠的消息传遍整个大山村,与之传播出去的是,张五婶被庸医耽误了,导致需要花光家里积蓄才治好病。
看她肚子圆圆的,指定生出来的是个赔钱货。
老张家听到这个消息,每个人心思各异,但都不约而同的庆幸没有把儿子过继出去,老五家除了那破旧的泥草房,根本没什么值钱的,若是过继了,岂不是毁了孩子一辈子?
莘野他们一点也不担心村民们跑去张记药铺打听消息,他们确确实实在张记药铺买了药,只是方子不是他们铺子里的大夫开的。
家里有言薏苡坐镇,有几个人敢正面闹腾到他们家的?
再问就是遇到了游医,刚好给张五婶把了脉开了对症的药,他们敢拿她的药方去试吗?
此时,他们正在红薯地里查看红薯生长情况,确认可以挖红薯了,两人决定明天去一趟县里找两位表叔唠唠嗑。
不确定红薯情况,考虑到人手不足,知县点名吴衙役和王衙役跟着一起去大山村,两人都是吃过红薯的人,找他们比其他衙役更合适。
县令看今天天色不早了,今天过去估计挖不完红薯就定了明日过去,莘野考虑到明天两位表叔和两位大哥会在家里,以及明天来帮忙的人家吃饭,就去菜市场大肆采买。
猪肉、鸡肉和新鲜的鱼,为了确保鱼的新鲜,莘野把人家的木桶都给买了。
李家一家三口还在吃早饭时,大门传来敲门声,李阿爹起身去开门发现竟然是知县和师爷以及两位衙役,赶忙把人请进去。
得知他们已经吃过早饭,他们三人抓紧时间吃早饭。
之后,言薏苡和莘野带着知县他们拿着工具去红薯地,李阿爹去摇人过来帮忙。
顾大伯父子,王家两兄弟及其家人,以及张五叔两口子,齐婶子母子,加起来十几人来到李家的地里挖红薯。
这么大的动静吸引村里不少人的好奇心,纷纷跟过来看热闹。
莘野他们知道瞒不住,也不相瞒,埋头他们的挖薯大业,不理会他们的目光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