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地区大肆作乱。
于是,河东郡的张琰也起兵加入叛乱。
司隶地区,特别是河东郡一下子变得动荡不安,曹操向荀彧询问能平息此地骚乱的合适人才。
“张白骑不满足于只在三辅地区作乱,还在二崤山和渑池一带为非作歹。他可能还会与南方的刘表勾结,以后还会有其他人造反吧。我希望你能推举像萧何、寇恂那样的优秀人才,以此来平定此地。”
“那么,杜畿正是合适的人选。”
如果说是像萧何、寇恂那样的人物,本以为很难找到,但荀彧回答得如此迅速,曹操既惊讶又确信。
曹操立刻将杜畿派往河东郡。
得知太守要更换的消息后,负责司隶地区的钟繇要求河东太守王邑交还太守印绶。
但王邑不听钟繇的指示,自己前往许都交还印绶。
这让钟繇很没面子,但这是有原因的。
王邑的部下卫固和范先有谋反的迹象,如果留在河东,王邑可能会被卷入谋反。
王邑想尽快离开此地,所以无视正常程序,以直接交还印绶为名离开了河东。
钟繇为自己监督不力而叹息,甚至准备辞职,但荀彧向他说明情况后,他开始警惕卫固和范先。
即将前往河东的杜畿自然也得知了这个消息。
在河东,杜畿与卫固、范先开始了互相试探和欺骗。
首先,卫固表明反对太守更换,阻止杜畿进入河东。
他派兵封锁了渡过黄河的陕津渡口。
杜畿受阻,陷入困境。
曹操得知此事后,准备派夏侯惇前去。
杜畿的随从得知这个消息后很高兴:“主公,太好了。夏侯惇将军来了,我们就可以安心进入河东了。”
然而,杜畿却脸色凝重。
“不,我们从另一个渡口赶紧渡河。”
“为什么呢?”
“河东有三万百姓。如果不知情的百姓被大军吓到,成为卫固的帮手,那么无辜的百姓也会成为敌人。我们必须避免这种情况。”
说完,杜畿从陕津以西的郖津渡口迅速进入河东郡。
卫固和范先不情愿地接纳了到达郡治所的杜畿。
为了给杜畿一个下马威,范先以莫须有的罪名斩杀了三十多名主簿以下的官员,但杜畿却很镇定。
看到杜畿的样子,卫固明白恐吓对他没用。
“杀了杜畿只会坏了我们的名声。这个外来的家伙什么也做不了。”
卫固和范先商量后,表面上服从杜畿,担任他的部下。
杜畿担任太守后,提拔卫固为都督,兼任太守副官和权力很大的功曹。
又给范先三千人的指挥权。
杜畿假装讨好他们,先进入他们的阵营。
卫固和范先因此轻视杜畿,认为可以操纵他。
有一次,卫固准备大规模征兵,杜畿提出建议。
“突然征兵会让人们产生疑虑和担忧。慢慢花费时间和费用征兵比较好。”
“嗯,确实如此。”
卫固听从了杜畿的建议,但征兵费用被虚报,很多人围绕在卫固身边请求费用。
人们发现花费时间征兵可以获利后,就没有人真心想征兵了。
结果,征集到的士兵数量很少。
此外,卫固对征兵进展缓慢感到烦躁,责备周围的人。
杜畿又说:“离开家乡,人们会担心家里的事情,工作也会受到影响。与其责备他们让人心离散,不如给他们放假让他们回家乡。需要的时候再召集他们很容易。”
杜畿成功地分散了人群。
就这样,杜畿逐渐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