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战的火种(1 / 2)

一年左右前,曹操包围下邳城之时,河内太守张杨准备支援吕布,并计划从背后突袭曹操。

然而,张杨却遭部下杨丑谋反,他的野心就此破灭。

之后,杨丑打算整合河内郡的兵力投靠曹操,但有人对此并不认同,此人便是同僚眭固。

眭固曾是黑山贼头目,以兖州东郡为据点,多次劫掠附近村落。

为应对这片无法之地,朝廷派遣了新的东郡太守。新任太守以巧妙的用兵之术将黑山贼彻底击败。

那时,眭固的同伴于毒和白绕被杀,眭固放弃据点,逃离东郡,同时脱离黑山贼,流落到河内郡。而那时的东郡太守正是曹操孟德。

眭固对曹操怀有强烈的恨意,虽有些近似于迁怒。眭固认为投靠曹操绝不可行,他质问杨丑:“我不想追究你杀张杨之事,但为何要投靠曹操?”

杨丑回应道:“曹操有天子作为后盾,违抗他的人都是朝廷之敌。投靠曹操肯定是更好的选择。”

杨丑的解释似乎很有道理,但眭固并不接受。

“哼,那只是见解不同罢了。”眭固掏出短剑,刺向杨丑的胸膛。

眭固对着无法回应的杨丑骂道:“我不相信曹操那家伙,也不相信想投靠他的人。这种人,给我从眼前消失。”

眭固杀了杨丑,从形式上算是为主君报了仇,从而得到了张杨的长史薛洪和缪尚的协助,成功整合了河内郡的军队。

眭固将军队驻扎在野王县的射犬聚,并表示要投靠袁绍。他命令薛洪和缪尚在射犬聚待命,自己则打算去与袁绍会合。

面对这一系列情况,原本准备讨伐张杨的曹操决定转而讨伐眭固。因为如果让袁绍控制河内郡,就会对许都和洛阳形成两面夹击之势。从防卫的角度出发,曹操不愿看到两京与敌人的距离缩短。

曹操决定在袁绍的全面支援开始之前,控制这片地区,在眭固到达冀州之前将其击败。

曹操派遣曹仁为总大将,于禁、乐进、徐晃以及作为客将的史涣一同出征。史涣担任中军校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以朝廷之人的身份监督军队。这显示了曹操在董承谋反计划被发现后,对朝廷的考虑。不过,实际上史涣与曹操是同乡,都是沛国人,而且两人早有交情,史涣很清楚自己不该多嘴。

曹仁等人从许都出发,渡过黄河后很快追上了眭固的军队。眭固在犬城据守,但由于双方军队的训练程度不同,犬城很快被攻破,眭固当场被斩首。

剩下射犬聚的薛洪和缪尚,曹操派曾在张杨手下任职且与二人相识的董昭作为使者前去劝降。薛洪和缪尚被董昭说服,选择全面投降,曹操赦免了他们。

曹操迅速平定了河内郡。但此次事件使得曹操与袁绍的对决更具现实性,尤其惹恼了袁绍。

“孟德两次残忍地杀死向我求救的穷途之鸟。我的面子荡然无存,诸位怎么看?”之前袁术向袁绍求救时,曹操也曾阻止他们会合。袁绍认为曹操此次的行为是对自己的挑衅。

于是,沮授劝谏袁绍,试图抑制他的愤怒:“无论是上次还是这次,我们的领土都没有被侵犯。如果攻击拥有天子的曹操,我们就会成为朝廷之敌。与对付公孙瓒那样的无赖不同,我们应该更加谨慎。”

但这与袁绍的想法相悖。

袁绍又询问之前曾建议攻打许都的田丰的意见。然而,田丰却回应道:“那时,张绣、吕布都是曹操的强敌。但现在,张绣已被削弱,吕布也不在人世。时机已经错过。”他认为现在攻打曹操并非上策,这让袁绍很失望。

这时,郭图站出来说:“沮授大人的意见是为了维持目前的安全。确实,这样在未来一两年内或许会很安稳。但五年后呢?曹操的暴政可能会更加严重,那时我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