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无声。张牧之续道:“孔大人也不会否认,先哲典籍用于启迪众人,如众人皆无法理解内涵,何谈启迪之效?”
“本想用这些标点方便世人理解新闻报导,但在朝廷中提及,敢冒昧提议于陛下,不如让人把所有先哲典籍标上点线,以清除歧义,民众才不会怀疑先贤的慧言。”李帝摆手示意不必急于表态:“此事重大,以后再说。有事上奏的大臣还有何言?既如此,退朝。张牧之,入书房见朕与辅机、房相。”他一一点了几个名字,大多是文臣,未包括孔胤达等人。学者间彼此交换眼色,暗想李帝招见张牧之莫非关乎标点一事。
不欢而散后,张牧之和辅弼大臣不睦是常态,和房玄龄等人的交流也无交集。众人沉默相伴至李帝的书斋,他正坐在今日的报章前,示意进来后让他们坐下。
扬起手中的报纸,李帝对张牧之笑道:“真没想到你竟能因一份报纸闹出这么多事。还遇暴雨化缘,不要以为我没发现你的诡计,尽扯淡。” “请陛下宽恕,编织故事也是出于必要。”张牧之嬉笑着回应,李帝继续说:“不过你说得有一定道理,想想看,如朝廷的政令遇到这类情况,影响将远远超越淋湿这么简单。辅机你怎么看?”
“陛下,臣赞同添加符号以便划分句子。”长孙无忌对张牧之提议并不反驳,动机不得而知。
李帝点头,再拿起报纸问道:“张牧之,报纸上的符号种类繁多,每种代表什么意思解释下,之后具体详谈。” 于是,张牧之接过报纸,指点:“陛下、房相公请看,这符号名为逗号,表一句话中间的暂停。这圈是句号,一段话说完就用句号结尾。”
详尽解说每个标点的作用,对照报纸,数分钟后总算完毕。李帝说道:“你在家中定费了不少心思研究,你这所谓标点可谓全面,用途确实显着,可增强语句的力量。” “承蒙陛下英明,小僧的确是挑灯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