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0177【园丁也可封侯】(3 / 4)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钧 4530 字 11个月前

一路回到家中,郑元仪叽叽喳喳说个不停,郑胖子也添油加醋讲述今天玩耍的内容。

郑泓说道:“这胡家是真有钱,几十年来,出了快十个进士。家里还在常州经商,听说俺住大郎家,他们抢着请客付钱,俺都不好意思白吃白喝。”

朱国祥叮嘱道:“再有人请客,吃吃喝喝都行。收礼万万不可,更不要答应帮忙办事。”

郑泓嘿嘿一笑:“朱相公且放心,俺不是那等傻子。再过十天半月,俺也该回洋州了,东京虽好,终归不如家里。”

朱国祥赞许道:“二郎大智若愚,是个可托大事的。”

“朱相公谬赞了,俺就一点小聪明。”郑泓高兴道。

翌日。

父子俩先坐马车去国子监书库,带上黄蔼和五百本《论语》,一起前往皇宫去见宋徽宗。

今年的阵仗更大。

外城墙正在拆迁增筑,明堂、艮岳、天章阁……诸多宫苑殿宇同时开建,每月都有数不清的建筑材料运抵东京。

倒是那些无家可归之人,居然因此找到工作,在建筑工地上劳动。虽然赚不到几个钱,但勉强还是能吃饱的。

宋徽宗服下第三颗不死药,此刻正在打坐修炼。

父子俩只能慢慢等待,一直等到中午,终于获准过去面圣。

宋徽宗红光满面,似乎有点兴奋,笑着对朱国祥说:“先生所献灵芝,虽然不足万载,灵气也散去大半,但神物终归是神物,练得灵药比寻常强了百倍。”

朱国祥道:“臣不通丹药之道,只是恭喜官家。”

朱铭偷偷观察,怀疑这昏君吃了什么兴奋剂。

宋徽宗问:“你那活字印刷搞得怎样了?”

“正要请官家御览。”朱铭扭头朝黄蔼打个眼色。

黄蔼立即上前,几个太监抬着箱子跟来。

宋徽宗翻开一本《论语》,不需要朱铭解释,就能看出句号和逗号的作用。他惊讶道:“这字体着实新颖,虽然看来寻常,印到书上却颇为美观。”

朱铭说道:“这种字体,适合刊印,清晰明白而不晕墨,臣将之命名为‘明体字’。”

“甚好,”宋徽宗点头赞许,“用活字印的?”

朱铭说道:“皆以活字印刷,较之雕版,便利百倍。如今的活字,还是先铸后刻。若官家多给些钱,可以制作铜模,直接将活字铸造出来,不须再额外刻字,稍加打磨就能用。”

宋徽宗说:“还是刻字吧,用铜模铸活字的事情,等今后铜料富余了再说。”

如今的大宋正在闹钱荒,宋徽宗还用铜铸造九鼎,铜料匮乏导致很多铸钱监停工。

宋徽宗又详细询问活字印刷流程,以及朱铭所作的改进工作,随即喜悦道:“我大宋富甲四海,百姓安乐,教化大兴。这活字印刷之术,正是上天嘉赏,必开文教之盛世也!”

“官家顺承天命,大宋当兴万年!”旁边的太监纷纷拍马屁。

宋徽宗哈哈大笑:“朕许你知州,便不会食言。堪舆图拿来!”

太监连忙去拿堪舆图,躬身捧到皇帝面前。

宋徽宗在地图上画了个圈:“不要走得太远,除了京畿之外,其余州军任你选。”

朱铭本打算去边疆历练,但皇帝以开封府为中心画圈。仔细想了想,朱铭指着北边:“臣去相州。”

“可以,”宋徽宗又说,“下月初一的常朝仪,朕把百官都叫来。你多多选取活字,再带上油墨纸张,当场让他们开开眼。”

宋徽宗想要彰显天命在身,拉直城墙,修建明堂,铸造九鼎,重修礼仪,都是为了昭示天命。

活字印刷,大利文教,同样属于天命。

不但要把群臣叫来围观,还要让大晟词人,专门为此谱曲作词。

宋徽宗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