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新的政策(9 / 10)

李兴文没有拒绝,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半个钟后,李兴文便出现在了秦国才的办公室。

此时的秦国才,手里拿着一份报告,脸色十分的凝重。

“秦市长,这是怎么了?”李兴文问道。

秦国才看了一眼李兴文,随后把手上的文件直接递了过去。

李兴文没有多想,直接把报告接过来。

看完整份报告后,李兴文总算明白发生了什么。

这一份报告,主要是关于国企改革的。

国企改革这件事情,这些年在华夏可以说影响深远。

基本上每一个国企,或多或少都进行了一些改革。

可是这些改革带来的效果,都不明显。

原因很简单,最根本的产权制度没有得到改变,国企的弊端依然存在。

从今年开始,国企改革将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这次的国企改革,最根本的产权制度将会得到改变。

除了一些必要领域的国企,国家会亲自出手掌控。

至于其他国企的生死,将会交给市场来决定。

华夏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国企的弊端太多了。

国企要是继续这样下去,迟早会把华夏拖垮的。

现如今华夏和国企的关系,就好像父子一般。

一个父亲养这么多的儿子,自然是养不过来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这些儿子自己去赚钱养活自己。

如果养不活的话,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在这份文件上面,除了国企改革,还有一个新政策,分税制。

现如今每个省市的财务,都是跟中央直接挂钩的。

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重新梳理京城和地方的财政关系。

九二年,京城方面财政收入一千亿,地方收入两千五百亿。

同年,京城财政支出两千亿,财政赤字一千亿。

这一点,从京城和魔都的财政可愧窥见一斑。

魔都实行的,是定额上解加递增分成的模式。

每年财政收益一百六十五亿元,分成一百亿和六十五亿两部分,中央拿大头,地方拿小头。

在此情况下,每增加一亿元中央与地方五五分成。

结果魔都实时财政包干五年,年年财政收入是一百六十三亿到一百六十五亿,一点增长都没有。

至于京城这边,采取的是收入递增包干分成模式,约定的年增长率是百分之四。

五年的时间过去,京城每年财政增长从来没有超过百分之四。

中央政府在这种财政分配体制中,表现的十分被动。

分税制就简单了,直接把所有的税种,分成了三部分。

中央税,共享税和地方税,大家互不干扰。

如此一来,就能刺激当地政府发展经济,加快财政增长。

现在地方财政不足,他们会直接伸手向中央要。

在这种情况下,华夏每个省市每年都是入不敷出。

年底的时候,如果京城方面不拨钱的话,有些地方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来。

想要搞活华夏的市场经济,这些改革在所难免。

今年对于华夏的经济而言,绝对转折的一年。

从这一年开始,市场经济在华夏算是彻底站稳了脚跟。

接下来,华夏将会进入快速发展的三十年时间。

看完手上的文件后,李兴文脸色波澜不惊。

在这个过程中,秦国才一直都在盯着李兴文看。

秦国才想知道,李兴文知道这些消息后会是什么反应。

可惜的是,李兴文的脸上什么反应都没有。

对于他这种重生的人而言,这不过是一段既定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