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如鱼得水(1 / 4)

姬昌为什么去找姜子牙?

说起来是有点巧合——被纣王全面打压的姬昌,在朝歌城内过的颇为苦闷,他的贤德名声,已经有将近一年时间无人提起。

甚至朝歌城的文武百官中,随着陈萼提拔的能臣干吏取代整天劝谏的清流官员,也没有动不动在朝堂上说某某贤德,某某仁德这种话的人。

这些能臣干吏最喜欢做的事情是,摆事实讲道理,而不讲究什么虚名。

仁义道德,这个衡量标准很明显属于私人品德,大公无私,能做事,这才是真正的合格官员。

没有人吹捧姬昌,和姬昌交流密切的,总是会被调遣、降职,久而久之,所有人都明白了。

不明白的、依旧对姬昌深信不疑的人,都已经被收拾的差不多了。

姬昌即便有高官厚禄,却始终没有机会离开朝歌;歌舞也有,酒肉也有,但他就是如在牢笼。

唯一可以欣慰的是,他虽然被纣王用太傅名位困在朝歌,西岐如今也还在发展,自己的儿子们也都是颇为争气,西岐各路诸侯都已经被拉拢,国力还在增长。

伯邑考是个合格的守成之君,姬发、周公旦、管叔鲜等人都是精明强干的人物。

这一天姬昌听闻朝歌城内有一个算命的馆子,算的精准无比,心中也是有点技痒,想要去见识见识,切磋一下。

他自己也精通八卦卜算之术,能算吉凶祸福。

现在闲来无事,便难免动了心事。

来到算命馆后,姬昌给了姜子牙五钱银子,也不说话。

姜子牙说道:“贵客是要测算什么?”

姬昌说道:“你若是真的能算命无不精准,不如就算一算我的来意。”

姜子牙掐算一番,笑道:“原来贵客是当朝太傅、西伯侯姬昌,这一次是来与我相交为友!”

说完这番话,姜子牙自己心内也在嘀咕。

下昆仑山来,不知不觉已经有一年时间,封神榜始终被自己好生生保留着,也没有机会遇上明主张挂。

如今遇上西伯侯姬昌,难道天意还是西岐当兴,要灭商汤?

我还是应该投靠西伯侯,往西岐去享受人家富贵,张挂封神榜?

可自己在朝歌城内,耳濡目染,商汤如今将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并无一点要灭亡的迹象。

这或许正是师尊元始天尊也悬而未决的事情——天下明主是哪个,天机变动之下,根本无从分辨,因此也并未强求姜子牙去投靠西岐。

即便如此,姜子牙也还是面对西伯侯姬昌,尽可能保持着自己的恭敬与客气。

姬昌闻听姜子牙能够算出自己的来意,顿时哈哈大笑,与姜子牙相交为友。

两人年龄都不小,说起话来相处甚欢。

姜子牙甚至心中在想:纣王我没有见过,但是想来无论如何也不会像是西伯侯一样礼贤下士。

而我先遇上西伯侯,而不是先面见纣王,或许天意也就是如此?

两人相交两日,崇侯虎的情报便禀报到陈萼这里来。

陈萼倒是不怎么惊奇,只不过需要揣摩一下——姬昌此时遇上姜子牙,估计还是天意运转,要行兴西岐、灭商汤。

没有陈萼插手,这时候的商汤便是一个乱糟糟的摊子,开始连年征战、积贫积弱。

而如今的西岐和商汤,却是明显的商汤强大繁荣,西岐虽然富强,却还远远比不上商汤的中央权威、名义上的富有四海。

“不急,再看看。”

陈萼说道。

“那,要不要派人砸了算命馆?”崇侯虎询问道。

“不必如此,就看看他们两人相交,能够相交出来什么结果吧。”

陈萼示意崇侯虎不要去对付姜子牙。

不要看原著中姜子牙总是被人打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