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不远处,李蓉的昆仑奴紫面天王在前面拦住了路。
李崇光心里一惊,正是说曹操曹操到。他走上前去,见了紫面天王,便问道:“是蓉郡主找我吗?”
紫面天王点了点头,转身就走,李崇光牵马过来,一边走一边问道:“我也正要找郡主,没想到郡主也要找我,你说这巧不巧?”
紫面天王回头冷冷看了李崇光一眼,李崇光见他一副看不起自己的样子,好生扫兴,嘴上开始用突厥语骂他是个“哭丧脸”。
雾气越来越重,街上可见范围也越来越小了,二人好不容易摸着路来到了目的地。
李崇光看不清目的地,便问道:“哭丧脸,这是哪儿?不像是王府啊!”
紫面天王不理会,只是打开大门。李崇光见了里面,借着烛光,这才想起这便是未央雨楼。二人进了门,紫面天王便拦住李崇光,示意他在原地等待。
李崇光心里憋出闷气,骂道:“你这紫面憨憨,看来不止是个哭丧脸,还是个大哑巴!”
紫面天王不理会,自己上楼前去汇报,不一会儿楼上下来一名侍女,见到李崇光后便笑着说道:“李大人,楼上请!”
李崇光见终于来了个正常人,心里闷气一散,便跟着上了楼。
楼上的门窗只留了一扇,外面的雾气时不时往里面飞扑,门口守卫的四名昆仑奴见李崇光进了门,便又将门关上。
那侍女带着李崇光往里走,到了帘幕前,侍女轻声说道:“郡主,李大人到了!”
“请进来吧!”里面传来低沉的女子之声。
侍女弯腰请李崇光进了幕帘之后,李崇光一人进去,之间里面一张梨花木桌子,一张太师椅,两排烛光,李蓉正坐在太师椅上读书。李崇光进去了,李蓉也没有看他一眼。
李崇光再仔细一看,见李蓉所读的竟然是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心中好奇,刚要开口,只听那李蓉忽然问道:“李崇光,用过晚饭没?”
李崇光点了点头说道:“在城外已经吃过馒头了!”
李蓉一边翻书一边冷笑一声,说道:“吃的馒头?李公子还真是能跟你的突厥老乡同甘共苦啊!”
“今天在城外帮忙的雍州牧府和户部的人,都是吃的白粥和馒头。郡主叫我来,不会就是为了问候崇光吃过晚饭没吧?”李崇光反问道。
李蓉放下手中的书,又开始翻着右手边的几封信件,问道:“李公子可还记得之前我们在此处说过什么?”
李崇光想了想,答道:“郡主让在下辞官,回到代国公府,在下都已经做到了!”
李蓉点了点头,“对,是做到了,可是今日为何还会出现在城外,帮着雍州牧府的人做事呢?”
“赵王派人来找我,推辞不了,所以......”李崇光也不知如何作答。
李蓉将手中的几封信全部拆开,随手拿了一封读道:“十月二十日,李崇光随太上皇、代国公李靖、兵部尚书侯君集,郊外狩猎。十月二十一日归来,十月二十五日,前往西街香料玉器店,找老板天长麻烦。”
读完,李蓉将信捏在指间,向李崇光摇了摇。李崇光听了,心里突然窜出一阵阵无名之火,他大声喝道:“你们居然跟踪我!”
李蓉神情一变,笑着说道:“李公子可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跟踪和暗中保护,也分不清吗?”
“狡辩!摊开说吧,你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李蓉站了起来,直接说道:“本来不需要你做什么,只需要你好好待在李靖身边,现在看来,还有一股势力插了进来,要搅浑这长安城。”
“是哪里?”李崇光问道。
“你跟我说说那天去香料店,到了后院,见到了什么人?”
李蓉不提这件事,李崇光都快忘了,他回忆道:“有一名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