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第一百一十二章(7 / 9)

大家还是愿意为利益让步。毕竟倾覆之下安有完卵!

难得是所选之人,不仅要武艺高强,还得足智多谋才是。不然像上一次中了敌军埋伏,不是给大军补给,反而是给敌人们添砖加瓦,那还不怄死。

上一次大大的落了大魏的面子,这一次说什么都不能再出错了。

赵青昭对朝中局势倒有所耳闻。

不过既然朝中上下都能一心,打算一致对外,那么突厥进攻也就不足为虑了。

只要前锋将军指挥得力,兵马强壮,粮食充足,那么这一战迟早会胜。

赵青昭偶尔会在心里盼望着这场战争早日胜利。

但除此之外并未觉得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毕竟他是一个文官,还是一个刚入翰林院不久的文官!

你让一个文官去押送粮食。那可能半道上就没命了,毕竟书生嘛,都文弱的很呢。

所以赵青昭十分想不通,这个任命到底怎么来的?简直无厘头啊!

不过就算是想不通,他还是得老老实实恭恭敬敬的把圣旨接了下来。

这可把赵长松和孙如玉吓坏了。他们家日子过得好好的,昭哥儿官也当得好好的,怎么就……怎么就要上战场了呢?是不是被人使绊子了?

如果赵青昭知道赵长松和孙如玉所思所想,那一定会给他们一个很肯定的答案,确实是被人使绊子了。

不过赵青昭还尚有一二疑惑,他才当官不到一个月。能和谁结下生死之仇?

他平日里做人有这么失败吗?不至于吧!再说六元及第不就是一个吉祥物嘛!这个吉祥物要是夭折了的话,大魏不心疼吗?就对他这么有自信?

赵青昭的所有疑问,都在见过文定侯之后打消了。

此次赵青昭前往押送粮食一事,确实是有人使绊子。

而且使绊子的人还不少。多人合力之后,就导致了这次任命。

因为赵青朝六元及第损害了太多人的利益,所以能联手坑赵青昭的时候,大家都默默的出了一份力。

不过他就是个凑数的。是以这一趟可能会吃苦,但是于性命无虞。

因为赵青昭担任的是智囊里面的一个角色,而且还是可有可无的一个小角色。

这一次押送粮食的人充当智囊的大佬就有三个。其中负责武力的也有四个。

所以倒也不必担心,这次备足了人手,应当是没什么大事。

文定侯本来是可以拦下的。但是觉得冤家宜解不宜结,若是不让他们出口气,他能拦下这一次也未必能拦下下一次。

倒不如趁此机会,让他们解解气,后续他们也不敢做得太难看。

毕竟文定侯还在呢!

赵青昭知道原委之后松了一口气。

有头有尾,有因有由是最好的,就怕不明不白,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

如此也好,就去边关走一遭吧。他读书这些年还没有去看看大魏朝的风景,这次也算一个不错的机会。

再加上别人不知道,但是他还不知道吗?他这些年苦练武艺,自保还是没问题的。

谢过文定侯之后,赵青昭回到了赵府,将这其中的种种因由告诉了赵长松等人,让他们不必担心。

赵长松夫妇听闻这些话之后倒是放下了半颗星,不过另外半颗心还是悬着的。

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无妄之灾,怎么优秀还有错吗?赵长松心里憋着一口气。打算事了之后去好好打听一下在这件事里出了力的人家。

把他们记在黑帐上慢慢的出气。赵长的心理赵青昭一概不知。若是知道恐怕会觉得惊讶,父子两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