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第八十章(7 / 8)

赵长松是没打算在乐陵都开很多店铺的。

他买这些东西的本义,是为了防止万一有一天昭哥儿银钱不趁手。他还可以把店铺买了救救急。

多了他怕昭哥儿看管不过来。虽然他很愿意自己管的。

可是家中的父亲发话了,哪有儿子离的近不叫儿子官偏叫父亲管的道理。

再说他本来也不想把赵青昭教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赵长松想了想,也行吧。

总归有他这亲爹看着呢,再怎么不济也不能少了昭哥儿零花钱啊!

他也是来这里查了账之后才发现,昭哥儿经商很有一套。

要不是理智尚存,他都想让人跟着他发展。

扯远了。赵长松连忙打住了自己的胡思乱想。

低头认真的开始算起帐来,这一年多来的盈利还算不错,绣房净赚八百两银子。胭脂点净赚一千两银子。

杂货店赚的不多,两间加起来也不过是五百两。

再加上庄子里的收成,一共有两千四百多两。

买店铺的钱另算,昭哥儿明年至少可以多增加两千多两的花用。

这还未到年底,还不包括新铺子的收益。

赵长松巴拉巴拉的算了一下,怎么着也得有凑个三千两吧。

昭哥儿平常的花用不多,这几个月活下来,平均月一百两都未曾花到。

赵长松心疼坏了,我家昭哥儿实在是太可怜了。

昭哥儿往商贸里投了那么多钱,本来以为可以获利。没想到遇上了暴风雨,钱全部打了水漂。

这些日子还指不定怎样拮据呢?不行,钱还是不够。昭哥儿自小便节约。

还是得多留点钱财,他才放心。

另一边的赵青昭还不知道赵长松已经把它脑补成小可怜了。

他要是知道的话,他,他也不会反驳的。尽管他认为自己并不可伶。

他平日里的米蔬饭菜都有庄子。

只有当他想吃的,庄子里没有,或者是还没有长成时。

厨娘他们才会去外面采买。庄子里的鸡鸭鱼是尽够了的。除此之外他们还养了羊。

平日庄子里也会送些野味,这些野味再怎么值钱,也不会超过十两银子子。

他平日也不喜欢折腾,也不是非要吃龙肝凤髓。

古代的农作物天然带着绿色有机的标签。肉类的口感也不错。

家里的厨子手艺也很好,他每天三菜一汤,可以连续一个月不重复。

他觉得这样就很好了,有些菜他其实挺喜欢吃的。一星期一轮也挺好。

咳咳……他的意思是家里根本就花用不了多少。

毕竟他院子里这些小厮丫鬟的月钱都不用他给。

他这些年只进不出的,不知不觉中就存了很多钱。

他倒不是有多节约,只是真的没有什么大花费罢了。造商船派人出海另提。

也因为这点,所以家里人对他很放心,时不时的就借节日节气假日之类的理由给他塞红包。

当然,咳咳………他收的很快乐就是了。

赵青昭中午吃完午饭,就去小憩了。

他这觉睡的很好,他起来之后觉得自己精力充沛的不得了。

赵青昭裹上披风,坐上马车就去考试了。

下午的策论,杂文一如既往的难。

好在赵青昭早有预料,所以也不觉得有什么。

还有一个月就要放年假了,学院的夫子们为了让学生收收心。

提高提高考试难度,打击打击学子们也很正常。

赵青昭在这场考试里做了接近一个时辰。

题倒是不算很难,偏题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