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
虽然有了老萧的政治定调,但这么重大的事件萧炎还是有些迟疑,试着道“今辽国四方安泰,何来之叛乱,萧相如此定调前,是否先和老相爷耶律俨商议?”
萧的里底冷冷问道“你觉得本相的决定需要和他商议?”
萧炎吓一跳,急忙跪在地上道“萧相息怒,正因为是您的嫡系,本家子侄,卑职这才有建议、希望尽量周全的,告诉您形势一派大好什么都无所谓的那些,相反言不由衷啊。”
我¥
老萧也拿他没办法,他说的还真有些道理呢。
“别多想,只管持有我枢密院批文,立即起兵迎接宋使,其他事由本相来解决。总之什么都可以谈,但这个节骨眼,高方平他绝对不能在辽境出事,这是底线。”萧的里底无奈之下部分更改了命令,从‘有人叛乱’,变为了‘不能让宋使出事’。
这样一来,就不用萧炎来做刽子手、掀开比较骇人听闻的事来,萧炎的可操作余地就大了些,于是他这才松了口气,抹去一把冷汗。
否则他素知这个老叔脑子有水。固然他现在是首相,可以做很多的事。但正因为皇帝不在京中,他老萧真的决策了太过重大的事件的话,是会招来闲话的。哪怕是为了国家利益都不行。因为理论上国家是辽皇的,而不是他的。
然后还有耶律俨健在的现在,这么越权一手遮天非常不好。
耶律俨现在虽然不是首相,却也是一个牛逼的存在,林牙中的元老领袖,学问大家。当年和首相耶律阿思一起,被任命为次席顾命辅政大臣的。
有传言说是晚年的辽道宗耶律洪基棒槌了,任用大臣上面难以抉择,就采用扔骰子的方式,结果耶律俨赢了就出任副相。
当然这是戏言,就算被记录于辽国的地方野史也不值得信任,老俨乃是个又忠又爱学、又有学问,又洁身自好的相爷。耶律洪基真有这么昏,但耶律俨不至于陪昏君如此胡闹。
耶律俨是汉人。原本姓李,后因才华和有功,被辽道宗赐国姓耶律。老俨是很正直又正统的人,他效忠的是他的国家,和那个牛温舒一样,他睁开眼睛就是辽人。作为一个汉族,他能在辽国混到如此高的地位,道宗皇帝不行的时候、和耶律阿思一起成为所谓顾命大臣辅政。那肯定是真有货的人。
辽国的汉化,多民族的融合政策,其实也就是这些人在推动。这些方面,他们就是先行者。
辽道宗就是《天龙宗。高俅老爹也整天打着苏轼的旗号混迹,于是如果想装逼的话,作为文友晚辈,高方平也是要去拜见耶律俨的。
高方平想了许久,也找不到恨耶律俨的理由,此番策划谋杀老子的事情应该和耶律俨无关。老俨作为辽臣,坑宋是必须的,但他绝对不会这么脑子有坑的策划刺杀宋使的事。
于是高方平只得顺毛摸摸耶律大石的脑壳道“好吧我弄错了,其实总体上,我也很尊敬俨先生的。”
“真的吗?”耶律大石道。
“真的。”高方平回答的时候,看着白茫茫的雪景,却在寻思着往后的一些事。
高方平对耶律俨这家伙记忆不深刻,想不到他还活着。既然他这个所谓的顾命大佬还在,萧的里底也是不能真正一手遮天的。那么往后的一些谋划就存在变数了。
老俨作为汉族、目下处于辽国前三排,那么根本不用问,在民族政策上他会强势维稳,不让萧的里底胡来。
此番若是敌烈部真的起事叛乱,其实高方平可以强势通过萧的里底周旋,一举灭了敌烈部,那么不说没了后世的蒙古人,至少人数不够的他们,崛起要延后几十上百年的时间了。
这种事萧的里底应该敢做,然而既然耶律俨还在就不会有那么轻松。耶律俨进入参与周旋之后,就算真的敌烈部袭击了宋使,也大概率会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