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兵临西平府(1 / 2)

所谓的军阵非天子令不散,帅臣非天子令不卸甲。这是规矩。

于是陶节夫相爷出事的现在,没人去讨论高方平下一步要怎么折腾了,只能随他大小便了。

就算陶节夫相爷不出事,就算高方平没有天子剑,枢密院也只能指挥高方平怎么打而已,却不能解散高方平的远征军。这就叫军阵非天子令不散。

赵佶批准之后组成的国战军阵,朝廷是没权利解散打散的,只有赵佶有这个权利。然后现在高方平持天子剑,连大宋军相也不能理事了,赵佶关注度也移开,那就再也没人管高方平怎么干了。那犊子就是直接打穿西夏,打进辽国去也没谁说他了。

白池草原战役大捷后,可以说再无后顾之忧,西夏已经基本“死了”。

自此可以宣布,西夏主要有生力量已被高方平歼灭。作为防守方,他们不自己作死的话还会有些防守余地。但想做进攻方,没个二十年喘息是没可能了。

至此一来,高方平的命令到达永兴军系夏州行营令刘延庆部正式发动夏州攻坚战,须夹大胜之威,在秋收时节前吃掉夏州。

高方平没进夏州帮忙,没那个必要,刘延庆的优势步兵,才是打夏州的真正主力。

白池草原会战大捷后,高方平稍微整顿后,一鼓作气的以骑兵机动能力直线南下,几乎无抵抗的情况下拿下了盐州。

对种师道部的传令也快有回应。老种的人会来接手盐州,顺便接受这批西夏俘虏。政策方面和上一批相同,都是将来和西夏人谈判的筹码。

这没毛病,若李乾顺敢不要,高方平自己要这报后,乃是何诗寒安道全等人的会诊诊断陶节夫他中风了,人没死,不过这个事在后世也没法子,于是陶节夫现在处于流口水的状态,只能坐在猪场专门给他制造的轮椅上度日了。

陶夫人已经哭瞎了。在江州对蒸汽机攻坚的陶志明,也不得不放下手里的工作,赶回京去看望老陶了。

帅帐中,许多的将领也神色奇怪的看着大魔王,这种事不会有人随便参与议论,都等着大魔王说话。有些人也觉得由此而来,会导致政治形势改变,一些固有的平衡又要打破。

高方平一阵嘘嘘,老陶这真的应了三十功名尘和土,恭能清晰的看到,越来越多的西夏平民成为奴隶,正在顽强的背石头上城,加强攻势。

高方平指挥军队第一次对西平府试探性逼近,得到的结果是,于九百步外就遭遇各种床子弩和神臂弩射击,虽然他们这累装备有限,形成不了真正集群,却也不容小看,试探性的第一波,造成了近百宋军伤亡。

高方平也不想把他们碎尸万段,人家当然也是要守城保卫家园的。

于是仍旧只有暂时不做决策,以现在的人力物力要强势打下西平府,当然可以在三天之内破城,但高方平这样的超级奸商,不想付出这样的代价。

于是那就只有先进行封锁部署,彻底切断西平府对外的联系。

高方平耗得起,在白池草原击败白马军司后,这样的围困无压力。因为西夏再也没有成建制的精锐可机动了。战力不强的卓洛军司被种师道于兰州处牵制。

祥祐等两个小军司被刘延庆围在夏州殴打。

甘肃军司在防备吐蕃人,瓜州的西平军司正在面对蠢蠢欲动的回鸪马贼。

唯一的最后机动大军司、右厢朝顺军司的七万主力就是西夏最后家底,他们主要集中在兴庆府、西平府、顺州、静州、怀州这几个区域防守。

西夏已经四面楚歌,是真正的亡国之态。

最严重的地方是宋人习惯了面对危机。但西夏人却从未想过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他们不擅于面对危机,不擅于防守。这就像是苦人吃苦正常,但纨绔子弟一但开始吃苦,那会崩溃。

以往的西夏习惯了和懦弱的宋军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