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定居的人,他为人做事有野心,自小便认真经营着自己在村里的名望,与人相处也相对和善。
牛大郎对九年前到村里定居的游清一家也常出手相帮,虽然近年武大郎与游家几乎无往来,但游家初来几年学着别人家耕田种地,但收成不好,经常需要村长救济帮助,那时武大郎也会组织村民到游家地里相帮。
直到三年前,游家才改变被村里人救济的局面。
游清年少时曾跟随渔夫出海打渔,学了些掌船撒网技能,发现百里外有海域,便寻去海边打渔,带回新鲜的鱼虾蟹蚌,换取村民的粮食,十分受欢迎。之后通过去周边村子贩卖鱼蟹,变成村里富足之户,对于想要学习打渔之人也毫无保留,带着村里人一起去海边打渔。
但奇怪的是,近半年来,村里的山泉渐渐干涸,没有新的泉水涌出,田地灌溉不充足,今年粮食收成很差,眼看各家粮缸就要见底,这样下去很难熬到下一季。
游家老爷子听到村长的感叹,拿出一部分自家粮食给到村长,分发给各家各户,希望能有点帮助。
牛老大来到游家门口,正是打算和游家商量此事。
他建议游清带着村里会打渔的男人,去海边打渔,缓解村内粮食用尽的困境。
游老爷子和游清听了,有些犹豫,自从开始出海打渔,都谨听老人言,按节令打渔。现在正是立秋时节,往年这时都不出海打渔,会给鱼仔休养生息的时间,过了9月初才又陆续开始出海捕鱼。
考虑到现在正是秋收季节,田地里收回来的粮食着实少的可怜,其他家不像游家不产粮食,于是趁打渔集中期便会早早囤好够到下一个捕鱼期的粮食。现在收成虽不好,对游家的生活影响并没有很大,但其他村民确实不容易。游家之前已拿出部分口粮分给乡亲,现下也没有再多的口粮可以分出去,出海打渔倒也的确是一条出路。
再三犹豫之后,终是被牛老大劝服,决定这一天便赶去海边,赶在明早前到海边,尽量多打些鱼虾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