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从阮毕竟人老成精,他见李中易说得有些含糊其词,也不好意思厚着脸皮继续追问下去
道理是浅显的,就算是折赛花嫁给了李中易,这李家的东西,也不可能毫无代价的就归了折家
由于马力充足,一人双骑,甚至是三骑的行军速度,的确快得惊人
短短的两天多的时间内,从夏州出发的一万二千多援军,已经沿着旧长城,驰出去接近四百里地,并且越过了无定河的分支,在傍晚时分抵达了窟野河的西南岸边的野口嘴
窟野河,发源于伊金霍洛大沙漠之中,流经府州的管境,穿过麟州城,并最终汇入黄河
伊金霍洛大沙漠,这只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叫法,进入近代之后,这个大沙漠有着一个较为响亮的名称:毛乌素沙漠
到了自家的地盘之上,折从阮原本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可是,当他看见,沿河的村庄无一例外,全都被毁坏,屠杀的惨状之后,心情异常之沉重
府州的边境之地,都已经如此的残破不堪,可想而知,府州城下的情况,有多,么的糟糕
党项人在没有吞并灵州和盐州,建立大白高国之前,也和契丹人一样,靠"打草谷"来获得作战的资源
党项人的打草谷,和契丹人没啥区别,也就是侵华倭军所谓三光政策的古代翻版
此前,受到围攻,外无援军,实力渐渐接近枯竭的府州,损失可谓惨重
折从阮自己心里非常有数,把本州几十万的百姓,全都保护进府州城内,实际上是非常不现实的空想
粮食不够吃怎么办柴禾不够烧怎么办这么多人都拥进狭小的府州,肯定是未战,自己倒先乱了
"唉,战乱不休,百姓才是最苦的呀"折从阮虽是折掘家的后裔,由于饱读诗书,汉化异常严重,他身上的的儒家士大夫的情怀,倒是可圈可点
李中易点点头,说:"您说的太对了,家不和外人欺,乱世已经够久,也该结束了陛下殚精竭虑,要想尽快统一华夏故土,晚辈也是如此打算的"
折从阮良久无语,柴荣想统一大唐的故土,他早有耳闻,丝毫也不令人惊讶
只是,李中易这小子,竟然也有如此浓厚的大一统思想,确实出乎折从阮的意料之外
见折从阮出神的盯在他的脸上,李中易眺望着荒芜人烟的河对岸,怅然叹道:"远的且不说,后晋那个卖国求荣的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白送给了契丹人,导致我中国从此无险可守,这罪过简直是罄竹难书如果不能聚沙成塔,我炎黄子孙,大汉子民,只可能任由异族一口一口的吞掉"
折从阮不由一阵默然,盛唐之时,折家一直待在麟州,那个时候,天可汗的声威,震慑四夷,令群蕃尽皆拜服,折家也与有荣焉
唐亡之后,群雄并起,藩镇割据四方,天下大乱各地的军阀为了争权夺利,视人命如草芥,捧蛮族为父国,闹得汉家之地,乌烟瘴气,贬低哀鸿
只是,折从阮心里也很明白,正因为身逢乱世,折家才有可能占据府州之地,成就了傲立于世的基业
对于折从阮的顾虑,李中易应该说非常之了解,军阀嘛,视地盘为生命,肯定会想方设法的保持住一方诸侯的特殊地位
李中易一直是庙堂实力论者,很多东西,单凭口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关键时刻,靠的只能是强大的枪杆子来说话
所以,李中易也只是凭河之时,有感而发罢了,并无说服折从阮,马上放弃折家的大好基业,主动投靠大周的意思
当大周的武力,强大到势不可当的时候,折从阮即使不想归顺,也必须好好的考虑考虑,对抗的严重后果
折从阮撇开不相干的情怀之后,深深的看了李中易一眼,随口说道:"无咎,只要你不选择坐山观虎斗,故意眼睁睁的看着我府州流血过多,我愿歃血对天盟